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二十篇文学语言的泛政治化死亡(1/5)

本站新(短)域名:ddshuwu.com

第二十篇 文学语言的泛政治化死亡

老侠:"五四"时代的任何文ti,除了老古董的古汉语,都带有原创xing。这些年中国如果有一点chu息,大都要归于翻译界的功劳。虽然在语言上没有形成成熟的东西,但是起码在输入西方的观念和方法上功不可没。翻译似乎是仅存的果实。

王朔:我记得王小波的文章里也曾提到翻译对文学的贡献。我不知dao是不是讽刺,我忘了。

老侠:我想不会是。

王朔:我印象里他不是讽刺,是正面评价。那要我看大bu分现在的翻译ti都是一zhong讽刺,特别这zhong文ti在南方作家那儿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。说老实话,这zhong文ti我觉得有的写的好的还可以读。因为有的书面语言,像胡适那zhong白话,我觉得也不大白的,已经不像话了。要是作家碰上复杂的东西,我看再写长点,翻译ti就是句子长,写长点也许更纯厚,就看你写的那东西是什么了。但它坏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,就是好多那zhong夹的弯弯字儿。这是翻译ti特有的。

我看到好多更年轻的小孩儿写的东西吧,其实gan觉都特别好。可是,好像在他们那儿现在也是一zhong时尚,提一些洋人,提一些外国作家呀什么的。他们好像很乐意承认这些洋人是他们的jing1神支柱,他们的创作灵gan,他们的写作经验,他们的所有东西都是从洋人那儿来的。没有翻译ti的博尔赫斯这样的作家,就没有他们shen上的整个调子。这个我确实没办法判断。不过,这个…这个翻译ti它显然cui生了很多中国作家,假如要没有外国作家的这些翻译作品,他们就好像不知dao怎么写作了。

就是通过这些翻译的东西,他们学习了一些方法,当然有人后来慢慢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风格。

老侠:当代文学较早的翻译ti作品就是王蒙意识liu呀,刘索拉、徐星等人的准嬉pi文学啦,高行健的戏剧呀,更早的就是《今天》文学。刘索拉与徐星的那zhong模仿,是从情绪到文字的全面模仿。王蒙呢?只是模仿翻译ti的意识liu语言,作品的内在观念完全是传统的。高行健的模仿近于抄袭,他的《车站》在结构上照搬《等待戈多》,只是他加了个中国式的光明的尾ba。贝格特的等待是绝望,彻底的绝望,永远等不来戈多,而人们只能无奈地等下去,等得无聊,等到老,等到死。

高行健的等待最后是不再等了,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摆脱那些继续傻等的人,孤独地走了,去寻找希望,而不是毫无作为地等下去。你看,这类当时的先锋实验剧,从西方的荒诞剧汲取灵gan,居然最后还是那zhong文学观念,光明的尾ba。

王朔:不光是我中毒呀,连艺术先锋们都可以引以为同dao和知己。

老侠:王蒙的意识liu是瞎扯淡,汉语的时态就写不了意识liu小说。这么简单的语言时态,怎么能模拟chu人的意识的liu动。语言是思维方式。西方人的复杂的时间观念使他们的语言的时态极为丰富。咱中国人似乎从没有时间概念,王朝的循环与时间的静止相一致,也与语言中时态的贫乏cu糙相一致。中国每个帝王一登基就要改元,就要割断时间重tou开始,就是这么一代代循环下来,时间像一个封闭的圆周,每个帝王都把自己封闭在这个圆内。李yang特运儿,还用"东方意识liu"命名王蒙,似乎这zhong东西是咱东方作家的创造,是西方作家的语言实践与咱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。实际上,王蒙的意识liu完全失败,就他自己的作品而言,那批意识liu作品肯定是最糟的。

王朔:你没看现在的年轻人的东西,全是翻译文ti的痕迹。我觉得什么文ti都不重要,翻译ti也是咱的国粹,是咱自己创造的。我就觉得作家自己在语言上的创造胜最重要了,有了创造xing,也能弄chu好的翻译文ti。用汉语写作,主要就看作家的汉语gan觉了,即使是翻译,语言的chu彩与否,与原文无关。

老侠:比较有点几个人东西的是ma原、余华等八十年代后期的翻译ti作品。就说余华吧,他刚chu来时我还读过他的一些东西,比如像他的《现象一zhong》、《河边的错误》,都写的是死,他的语言有其他人作品中很少有的那zhong克制与平静,无动于衷地描写死亡,有节制地面对残忍,虽然也有点儿zuo作,但读起来还有点滋味。

我想他的这zhong语言gan觉是从卡夫卡的那zhong冷静来的,还是从博尔赫斯的那zhong难学术化的语言平静中来的,大概两者兼而有之。卡夫卡是我读过的神经最jian韧的作家,他对残酷的东西
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