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王金发考(1/10)

本站新(短)域名:ddshuwu.com

王金发考

第一章

1

我最早知dao王金发,是从鲁迅的文章中。鲁迅的文章是我们这一代读书人的教科书。熟悉鲁迅,已成为每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看家本领。有个朋友曾经不明白地问我,说怎么知dao那么多关于鲁迅的事。我一下子被问住了,怔了半天,只好敷衍说,因为自己在大学里待过几年,看得多,见多识广,所以知dao的也就多了。人永远没办法免俗,稍稍知dao些事,就技yang难熬,就想卖弄。我一直以为朋友是在表扬我,回话的口气虽然想谦虚,也不无得意。然而终于有一天,我突然明白朋友其实是在揶揄和挖苦。世界上最愚蠢的动wu,永远是自以为是的人。忘了这句话的人,都是呆子。在酝酿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一方面xiong有成竹,同时又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朋友说话时的表情,我老是忍不住要想,这坏小子又该调侃我了。

老实说,要想写王金发这个人,还真没办法不提到鲁迅。这就好比说唐诗不提到李白和杜甫,谈电影不提到mei国的好莱坞,侃足球不提到ba西队。有比较才有鉴别,有对照才有认识。世界上很多事情,都是间接的。我们通过张三,认识李四,借助甲,知dao乙。人是一zhong很复杂很hua稽的动wu。一方面,人比人,气死人,另一方面,也只有人比人,才能最终知dao人。历史上一些重要人wu,由于他们在坐标上特别亮yan,于是就成为发现另一些人的参照系数。这另一些人wu并不亮yan,他们已经沉淀在历史的泥沙中,只有通过比较和对照,才能像文wu一样chu土。并不亮yan的人wuchu土,有时候也能反客为主,使我们重新认识那些特别亮yan的人。谁也不会不知dao鲁迅,但是说到王金发,知dao的人便大打折扣。

要重新挖掘王金发这一特定的历史人wu,我不得不顺带提到一系列众所周知的辛亥革命名人。王金发和鲁迅几乎是同时代的人,历史是无情的,虽然王金发当年一度名震四方,可是时间已将他的名声湮没。虽然在历史上,他曾经比鲁迅这样的文化人重要得多,他的传奇在江浙一带家喻hu晓妇孺皆知,可是他遭到的淘汰,也快得多。鲁迅不止一次提到了王金发,在《范爱农》这篇著名的散文里,他用小说家的刀笔,寥寥几句,就刻画chu了一个活生生的qiang盗都督。因此,读我的这篇小说之前,最好能重读一下《范爱农》。我真的没办法绕开大名鼎鼎的鲁迅。换句话说,说鲁迅也就是在说王金发。

我们都知dao鲁迅先生的原名叫周树人,是浙江绍兴人,生于1881年。鲁迅有名,他的弟弟周作人也不弱。周作人比鲁迅小4岁,生于1885年,文章也很多。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找到周氏兄弟的位置以后,就等于也为他们的同时代人wu王金发定了位。王金发是浙江嵊县人,比鲁迅小,比周作人大,正好介于二者之间,生于1883年,这一年是光绪九年,岁在癸未。从地图上看,嵊县是绍兴的一bu分。嵊县是越剧的故乡和发源地,它和绍兴的关系颇有些像今天的大兴和北京,或者今天的嘉定和上海,是隶属和被领导。什么事都是相对的,绍兴也不是什么大城市,然而相对于嵊县来说,已经足够大了。绍兴是嵊县的dingtou上司。

还是先说说鲁迅chu生那年发生的一些事情,这也是王金发的时代背景。这一年,清咸丰帝的遗孀之一,钮祜禄氏慈安太后猝死了,慈安是东太后,东太后死了,天下便由西太后慈禧一个人说了算。不能说慈禧太后她老人家一点政绩也没有,鲁迅王金发周作人他们chu生的那几年,是康乾盛世之后,勉qiang算得上太平的时候,所谓清史的“中兴”时期,大清朝糟糕的日子已经过去,更糟糕的日子暂时还没有到来。在此之前,有两次鸦片战争,清朝政府输得一塌糊涂,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,还有太平天国的起事。在此之后,发生了中日甲午之战,八国联军再次攻占北京,没完没了地赔款割地,加上义和团的闹事,外患内luan,大清朝就再也没安稳过。

老实说,国家搞得那么糟,也不能就说是慈禧太后一个人的错。在鲁迅chu生的那些年tou,还看不chu这位后人提起来便咬牙切齿的老太婆,有什么太大的不是。一个人的功与过同样是相对的,慈禧太后未必就一定想把中国搞坏,事实上,她似乎并不像后人说的那么保守,那么顽固,那么没有人情味,起码也不是一味地反对科学、反对进步。1881年,第一辆“中国火箭号”车tou,在唐山胥各庄远煤铁路首次运行。这样,火车这个怪wu,终于在它发明的80年以后,在中国的大地上跑了起来。要知dao,火车的发展,在西方也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还是在这一年,上海和天津的陆路电线开始通电,在鲁迅chu生的第二个月,上海的自来水公司开始创办,两年以后,也就是王金发chu生的那一年,自来水公司正式供水。

此外,电报线也在以很快的速度架设。中国人早在一百多年前,似乎已朦朦胧胧地知dao了信息的重要xing。邮电大臣不再是个可以小觑的角se。这时候,国内最大的报纸《申报》,开始采用国内的电讯。帝国主义的大炮,已将中国的国门轰开了。门hu既然开放,就不可能再关起来。租界这个怪wu,开始sao动着中国人的心,一方面,它是丧权辱国的标志,是大清朝shen上的疮疤,让人想到了就心痛;另一方面,它又是zhongzhong当时从未见过的新鲜事wu的发源地。位于中国东南bu的上海,以惊人的速度开始繁华,像加了酵母的面团一样迅速膨胀,它的影响向四面辐she1,很自然地就波及了同样位于东南bu的绍兴和它下属的嵊县。

等到鲁迅和王金发他们这些人开始明白一些事理的时候,短短的中兴时期已经差不多了。中兴中兴,昙hua一现,说过去就过去。我们知dao,人们最早的记忆,并不是从他们chu生的时候就开始。一个人的记忆,是在两三岁以后,逐渐存入大脑。等到他们开始懂事的时候,大清国早已病入膏肓,既腐败又堕落,像鱼rou一样放在砧板上任人宰割。无论是鲁迅还是王金发,在他们这一辈人的大脑里,产生不了“何必远溯乾嘉盛,说起同光已惘然”的gan叹。这个由满族人统治的庞大帝国,从来就没给他们留下过什么qiang盛的印象。这已经是一个垂死的王朝,再也不可能给人们留下任何mei好的记忆。他们这一代人,注定没有办法去爱大清国,注定要当逆子。这个大清国糟透了,实在爱不起来。随着他们的年龄一天天增加,大清朝也只有一天比一天更不像话,一天比一天更面目可憎。他们这一代年轻人脑子里充满了“反动思想”他们注定了应该是反叛的一代,注定了是大清国的掘墓人。

2

谢震所撰《王季高君行述》,有助于我们形象地了解王金发的童年,特别是这么一段文字:

王逸,字季高,一字孑黎。隶籍浙江嵊县,金发,其ru名也。家本小康,早丧父,母延师教之读,天资颇高,而xing顽梗好弄,又孔武有力,与里中群儿戏,辄雄长其曹,能以手推倒墙bi,于是有大王之目。然畏母,一闻呼声,即立奔。稍长,好猎,尝于家园中学习打靶,久之,枪无虚发,能于空中落飞鸟。又好博,xing起时,掷钱满地不顾。此其幼年与成童时期之历史也。

《王季高君行述》写于民国五年,也就是1916年,王金发殉难的第二年。作者谢震是王金发共事多年的战友,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,印象最shen之chu1,仿佛在看mei国的西bu枪战片。难以相信,在一百多年前,正是清朝走向彻底没落之际,一个中国的乡间少年,竟然也会有如此英雄气概。我所读过的书,绝大多数都十分确凿地告诉人们一个最简单的事实,中国乃礼仪之bang,温柔敦厚,稍稍读了些书的人,皆文弱而不好斗。an照我愚蠢的想法,中国在上个世纪,就算是尚武,大不了也就是打打太极拳、下下围棋、耍耍未开刃的剑。舞枪弄gun,争凶斗狠,怎么也不是中国人的本se。虽然火药是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,但是中国人真喜huan玩枪玩炮的话,gen本就不是现在的模样,就不会是帝国主义列qiang欺负我们,而是我们欺负人家了。

时至今日,对于过去人的名和字,已经很难弄清楚。以我cu浅的那点古汉语知识,只知dao名和字,通常都有联系,譬如屈原,名平,字原,平和原当然有关,又譬如mao主席他老人家的泽东和run之,鲁迅先生的树人和豫才,都有沾得上边的chuchu1。王金发的金发既然是ru名,很可能chu生的时候,tou发是黄的,所谓黄mao。gen据家谱上排行的谱名,王金发是敬字辈,应该叫王敬贤,他的籍名是逸,为什么取字“季高”总有一定dao理。“季高”这两个字,似乎是针对谱名敬贤而来。“季”是排列第四或最后的意思,季高的“季”显然是谦词。名和字未必就是王金发本人取的,但是从取的名和字看,对他的未来是寄托了希望的。

从小一看,到老一半。少年王金发似乎天生就是zuo侠士的料。国父孙中山称王金发为“东南一英杰”黄兴也称他为“东南名士,英雄豪杰”蔡元培的评价则是“大节觥觥,在人耳目”在这些典型的中国式评价之外,还有西方式的赞誉,譬如有人就称王金发是“中国的罗宾汉”自从对王金发有兴趣之后,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,他为什么会和中国其他的读书人不一样。还有一点也让人捉摸不透,王金发小小的年纪,哪来的枪。枪杆子里能chu政权,岂可儿戏,难dao清政府对枪支的guan制,就那么不严肃。

王金发的先人,gen据文献可以查到的,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。对于遥远的先祖,我始终抱有怀疑态度。那些引以为豪的家谱,常常靠不住。过去人修家谱,总是发迹了以后,才会想到请人来修订。地dao的穷人用不着从坟墓里,请chu有钱的祖宗来装饰自己的门面。因此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是,谁chu了钱请人修家谱,谁在家谱上就占便宜。野孩子认阔佬zuo亲爹,暴发huhua银子修谱牒,这zhong事在古时候就有。无论你姓什么,都可能在历史上找chu同姓的有名人wu,只要你肯hua钱,自然会有那些不长进的文化人,言之有理地替你考证,涎着脸为你chuiniu。上海滩的大liu氓tou子杜月笙,zuo五十大寿时大修家谱,一群帮闲文人便查chu了杜的先人,是汉朝的什么大将军。

那位gen据文献可以查到的王金发在宋代的先人,叫王铚,此人当过官,与权相秦桧意见不合,便隐居在民间。有一天,王铚坐船路过嵊县,正好赶上梅hua盛开,两岸幽香不断,因此忽发奇想,打定主意在此定居。王铚能写一些文章,这些文章如今仍然可以从县志中找到。再往后,到了南宋末年,王铚后裔中有一位叫zuo王胜三,是研究经学的,很有zuo官的才能。宋亡之后,有人推荐他当元朝的官,先提名为婺州提领,后来又荐为江西提举,都被王胜三以“世为宋臣,耻食元禄”一口拒绝。王胜三后,又隔了若干代,到了明末,便有一位叫王三台的,有关他的记载要多一些,1984年,王舍村的村民基建,发现一chu1古墓,掘得会稽章正宸所撰的砖志一方,上题“明德衡南王先生墓志铭”铭文如下:

衡南王先生,盖东越ju儒也,讳三台,字思位,能文,补诸生,师事海门周侍郎,讲求xing命之学,一切言视动听,悉衷以礼,贫而能乐,即弊裘疏水,皆饶佳趣,开门受徒,不下五百余人。

王三台是王金发的第十四代祖。然而名气更大,则是王金发的第十三代祖王禹佐。王三台教子有方,清兵入关之际,儿子王禹佐已经有了些功名,在当时的昌平zuo官。此昌平不知是否就是今天河北的昌平,反正是抗清的前线,清兵来犯,王禹佐守城不屈,与儿子国宣同殉国难。即将灭亡的明朝廷,一本正经例赐祭葬,并谥“忠襄”接下来,明亡于清,满人跟玩似的就得了天下。这天下来得容易,因此气量很大,往事过去就过去了,也不追究。到了乾隆爷时期,这位皇帝中的十全老人,心血来chao,干脆跟着起哄凑热闹,追谥王禹佐为“节愍”并允许在王禹佐的chu生地嵊县,小兴土木,修建纪念祠堂。也真亏乾隆他老人家能想到“愍”这个字,一般来说“愍”可以有两zhong解释。一是优惠和凶丧的意思,譬如屈原《九章?惜诵》的“惜诵以致愍兮”《三国志?魏书?武帝纪》的“朕以不德,少遭愍凶”另一解释是怜悯和哀怜,譬如《三国志?吴书?吴主传》中“孤甚愍之”微言可以有大义,乾隆皇帝心里怎么想的,只有老天爷才知dao。

王禹佐生前喜huan的一副对联,是“愿持白节酬君父,莫玷污名累子孙”不累子孙,是古人zuo人的一个原则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一度liu行的口号是“老子英雄儿好汉,爹若反动儿混dan”很多人吃尽了家ting成分不好的苦tou,都说是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罪过,其实古人也讲成分论,古谚就有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会打dong”的说法。qiang将手下无弱兵,虎门无犬子,王禹佐有七个儿子,幼子理斋义不帝清,看看苗tou不对,毅然从城里搬到了嵊西董郎岗。王理斋先生便是王金发家族在董郎岗的始祖。从他开始,一代代往后传,又chu现了一个叫王景风的人,这人就是王金发的祖父。董郎岗的王氏家谱中是这样记载的:

少豪侠,爱jiao游而嗜饮,日常招致宾朋满座。尤好学技击,习戎ma,有整军经武之志,以非其时,不敢发也。辛酉之岁,太平军入浙,yu有所展布,毅然从之,得为偏稗,率队驻宁波,已而太平军败,知事不济,乃散归,恣饮以终其shen。

偏稗应该是很小的军官,有的文章夸大了这tou衔,恐怕也是由于“率队驻宁波”引起的误会。家谱的记载中,常会说些不切实际的大话,王金发的祖父在太平军里,如果真有作为,在其他的历史书上可以找到名字,清政府也不会放过他。不guan怎么说,这位当过长mao的祖父,对王金发肯定会有非同小可的影响。祖父死的时候,王金发已经22岁了,他请人为自己祖父写墓志铭,曾简洁地介绍说:“其为人也,大类余。”这话用现在的说法就是:“我爷爷这人,脾气和xing格,都和我差不多。”

通过对王金发先人的考证,不难发现其祖先,都是在luan世大放光彩。如果真有什么遗传基因的话,王金发也注定像他祖先一样,只有在特定的时代里,才能焕发chu不同凡响的光芒。历史从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luan世英雄起四方,英雄逢luan世,这也是机遇。没有luan世,也就没有什么英雄。

3

有一个现象很值得研究者注意,这就是封建社会里的早年丧父,对一个男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。王金发和鲁迅一样,都是早年丧父。我们应该明白,家ting和家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家ting只是家族中的一个细胞,它沐浴着家族世世代代的荣誉,同时也忍受着家族颓败的伤害。对于家ting来说,丧父意味着一个家ting的崩溃,因为这个家ting中的参天大树和台柱子倒了。弱rouqiang食,一个崩溃的家ting最先受到的伤害,往往是
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